专业生产棕刚玉,白刚玉,棕刚玉微粉,无尘金刚砂,玻璃喷砂磨料,喷砂除锈磨料等。
农村事农村说,很高兴跟大家普及一些农村的新鲜事,今天跟大家说的是关于“水稻上山”的问题。“水稻上山”并非大家想的那样,这属于旱种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近期,关于“水稻上山”的话题成为了老百姓吐槽的焦点。很多人认为这是“反常理”的操作,甚至是一种“毁林造田”的行为,还有人解读出了“良田建房,山地种粮”的意思,真可谓是唯恐天下不乱。
不过,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舆论在所难免,但是再强大的舆论在真实情况面前,也会变得微弱无力,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这不,“水稻上山”的真实情况就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的,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突破,水稻旱种逐渐被专家研发出来,于是就有了“上山”一说,实际上就是旱种水稻,脱离传统的“水种水养”条件,让粮食生产更加全面化,从而避免遭遇粮食安全问题。
而所谓的“水稻上山”,就是一项栽培技术,也能说是杂交稻旱种技术;往往是一种需要从低海拔地区引入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做法,可以很好的让旱地水稻像在水里面一样产生分蘖,获得高产。说白了就是把水稻研究成为和种植玉米小麦那样,基本不用浇水灌溉,就能够得到高产,以此来实现粮食自由。
据了解,去年开始,国家相关研究人员就已经实现了“水稻上山”的壮举。其中在云南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试验种植的四百多亩地的旱稻,亩产就达到了788公斤,最低的也达到了634公斤,而正常的水田产量也仅在600公斤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旱种水稻的产量非常可观,试验也非常成功。为此也就有了大力推广“水稻上山”的举措。
这些数据,可谓是非常直观,也让打破了众多人的质疑,可以说跟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变多的成功案例将会涌出,届时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将会不攻自破,毕竟这不是违背自然规律,瞎胡搞,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于很多百姓而言,或许觉得如果“水稻上山”成为现实,那么毁林造田就必然会发生,届时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受苦的还是老百姓,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水稻上山”,跟毁林造田压根没有一点联系,网上很多人肆意截取、拼凑修梯田、毁林的图片都是误导。因为水稻上山,用的都是以前的,本来就有的旱田,并非新开垦或者复垦出的新田地,即便是复垦的田地也都是常年荒芜无人种植的土地,所以不存在毁林一说。
而且,国家自然资源部在6月份下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复垦开垦的新政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三个禁止”政策的发布,而且精确指出了开垦新耕地和开山毁林造田的详细规定。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会出现毁林造田的现象。
更何况,如今的“水稻上山”模式更多的适应于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这也是“雨养旱种”的栽培要素。
总之,“水稻上山”并非大家想的那样不堪,而是有一定的科学求证的,所以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些技术的创新,给我国农业多一点信任,多一份支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要先入为主,盲目抬扛,毕竟粮食生产关乎着亿万人的吃饭问题。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水稻上山”的问题了。话说,你觉得“水稻上山”有何意义?你认为“雨养旱种”技术能否推广?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评评你的看法。
扫一扫加好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