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产棕刚玉,白刚玉,棕刚玉微粉,无尘金刚砂,玻璃喷砂磨料,喷砂除锈磨料等。
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来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
他说:“我住在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是我们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的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蒿枝坝村277人,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快手用户@老杨怎么看解释,“水稻上山”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水稻旱作技术,简单地讲就是让以前因为缺水不具备种植普通水稻的一些山地、高原、旱地能够种上水稻。但是在旱地里种植水稻不是说不用水,只是不用灌成水田,而且有适种的区域,不是所有的旱地都能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做了说明:“这个技术也有条件,就是年平均降雨量要超过1000毫米,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云南和贵州使用该技术没问题,但在干旱半干旱,降雨量只有400到500毫米的地区就做不成。”“水稻上山”只是对水稻旱作技术这个农业技术一个生动形象的形容。
很多网友提到,普通平原水田都达不到的产量,上山的水稻亩产能够达到788公斤?
对此,@老杨怎么看表示,这里有个区别需要厘清,788公斤不仅是最高产量,而且是在云南特定的适种区域,最关键的是这是在示范田的最高产量,是在科学种植管理的情况下达到的。实际种植中,缺乏科学的管理上的水准,是很难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准。
如果一位普通的农户种出了每亩400公斤,便说示范田最高亩产788公斤是假的,逻辑上就说不过去了。还有一些网友将过去经验拿出来批驳已经进步的种植技术,将水稻旱作技术等同于上世纪70年代产量很低的旱稻,更说不通了。
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把“水稻上山”与“毁林造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这些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老杨怎么看表示,在这些图片、视频中,有些已经被证实是2018年云南昭通的土地整治项目,还有些片段被网友证实来源于叫@云南老拽的抖音号。但@云南老拽本人却跟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原本是他承包拿来种树的地,被一些网友盗用视频内容,故意抹黑。
这些自媒体的行为,让网友误以为那些就是水稻上山的真实场景,完全不顾时间、地点、场景的真实性,给造谣传谣提供了虚假证据。
对此,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这个的人说,网传的“水稻上山”,是通过品种改良和栽培方法改进,将部分杂交水稻品种引到山坡地上种植。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养鱼、种植苗木草皮等,必须要整改复耕。但在整改过程中,要区分情况、分类处置,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作物生长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复节奏,留足留够过渡期,给农户和经营主体合理准备时间。
【人地协调观】结合我国的国情,认识保护耕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认同18亿亩耕地红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能结合区域发展中人口、耕地、粮食、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保护耕地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综合思维】从不同维度说明我们国家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国家采取的粮食安全战略;根据我们国家国情,理解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与措施。
【区域认知】根据特定区域的自然、人文等要素分析其耕地分布特征,对区域发展中利用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不一样国情的国家采取的不同粮食安全战略。
【地理实践力】搜集相关图表资料,描述某区域耕地资源的变化;能对某区域的耕地资源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和调查;学会搜集和查找国家或地区保护耕地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措施,并进行简单评价。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承载了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耕地是各种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载体。
①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成为耕地,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如较平坦的地形;一定厚度的土壤,用于储藏水分和养分,供作物根系生长;适宜的气温和水分,满足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等。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2016年我国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4%。
我国的陆地面积比印度多6.62亿公顷,但耕地面积却比印度少0.21亿公顷。我国与美国的陆地面积相差不多,但耕地面积比美国少0.17亿公顷。
②耕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少: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仅次于印度、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不足世界中等水准的1/2,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13,俄罗斯的1/10,美国的1/5。不少省份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的0.05公顷耕地警戒线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数量居于后几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将“十分珍惜、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耕地资源分布不均:从总体看,我国约90%的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从耕地类型看,93%的水田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的旱地和水浇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我国的耕地分布与人口分布较匹配,即“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区,也是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而“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耕地资源较稀少。
④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是耕地质量的核心,土壤肥力是耕地质量的基础。耕地质量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评定分为15个等别,1等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9等以下的中低等耕地面积超七成,大部分耕地的生产能力较差,平均产量偏低。
从自然条件看,我国的耕地质量先天不足。我国山区面积大,坡度在2°以下的耕地仅占57.1%,其余均为坡耕地,需要防止水土流失。
从耕地的灌溉条件看,我国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45.1%,无灌溉设施的耕地占54.9%。
另外,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也是造成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长江以南地区的耕地约占全国的38%,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左右。
⑤耕地后备资源有限:2016年,我国有535万公顷的耕地后备资源,近期可开发利用的仅有220万公顷。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零散破碎,且多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通过开发、整理和复垦,补充了耕地数量,使耕地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综合整治田、水、路、林、村,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度的增加,防洪抗灾能力得到提高。
耕地的集约化利用是指在单位面积的耕地上,通过施加更多的投入、技术和管理,获取更高产出的农业经营方式。我国的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高,虽然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但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化肥使用量、发展现代灌溉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推广机械化耕作等措施,我国实现了高效利用耕地资源,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出。
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因素最重要的包含:水灾、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因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将耕地改为林地、草地等其他农业用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目前,建设用地增加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高强度开发导致一些地区的耕地肥力严重透支,也引发了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在蒸发作用强烈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地表水分蒸发,地下水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累积,导致土壤盐渍化。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抽样调查结果为,我国近1/5的耕地土壤污染物超标,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等。
造成土壤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直接排放工业“三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堆放与填埋生活垃圾等。
1992年我国政府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是指“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符合常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的状态。
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营养安全的保证,是粮食安全的核心。
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状况通常能用粮食自给率、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贫困人口的粮食保障水平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粮食消费量将呈刚性增长。
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一天比一天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慢慢的变大,致使我国粮食的供需将一直处在脆弱的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针对国情及粮食安全的形势,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出要集中国内资源,重点保障口粮供给安全,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并且格外的重视粮食和食品安全质量安全。
2017年,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0%,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25%。目前国际市场每年的粮食贸易总量为亿吨左右,仅相当于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2/3,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空间非常有限。
谷物基本自给,就是要保持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口粮绝对安全,就是稻谷、小麦的自给率要基本达到100%。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硬指标。要实现这两个目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基础。我国约60%的人以稻米为主食,约40%的人以面食为主食。同时,由于耕地资源有限,也要求我们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谷物生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自给率的前提。确保产能,要充分的发挥耕地的生产潜能。
既要保证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灾减灾应变能力;
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探讨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问题的实质是粮食的供需平衡。实现供需平衡的途径,除了国内粮食生产外,还要合理规划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粮食,尤其是非口粮类及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农业投资与国际农业合作,借助国外资源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
适度进口农产品,对于增加国内农产品供应、丰富农产品市场、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粮食产量,其中耕地数量影响播种面积,耕地质量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切实保护好耕地,才能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给持续增长。
此外,政策导向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粮食产量。粮食储备、粮食进口状况也会影响粮食供给。
面对当前耕地资源日益紧张、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有限的形势,我国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严控土地用途,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加快,各地的用地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将更突出。因此,城镇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严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地布局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国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比重达70%。干旱缺水、耕层浅薄、土壤黏重、酸性太强、涝渍、盐渍化等是制约中低产田产量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应针对不一样类型的中低产田采取对应措施,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由于我国长期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过度开发利用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危及农产品安全。因此,我国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控”等综合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养护耕地:针对耕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养分失衡、耕层变浅、重金属污染和残膜污染等明显问题修复和养护耕地,使耕地土壤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逐步恢复土壤生物群系。
退耕还林还草: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适时退出耕种,改善退耕区的生态环境。
休耕: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对土壤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可利用水资源不足的农田实行定期休耕。
轮作:逐步建立与生产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耕地轮作制度,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防控和治理污染:加强防控工业和生活源污染,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及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对耕地环境的影响。重点整治焚烧秸秆、排放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残留、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残留等农业污染问题,以控制源头、削减过程、治理末端为基本思路,综合治理农业污染。
扫一扫加好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