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m6米乐官方入口app下载

院士宣称实现“水稻上山”亩产达788公斤真实可信吗?

  发布日期: 2024-03-20 来源:m6米乐官方入口app下载 

  主要是种在水田里,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然而,随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在旱地上种植,以期望提高产量和适应不一样的土地和天气特征情况。此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宣称实现了只能种在水里的问题,亩产达到惊人的788公斤。然而,这一技术是不是真的如此神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那么,朱院士的技术究竟是怎么来实现的?他的成果是否属实?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朱有勇院士等人通过育种研究,最终研发出了适宜在云南特定地区旱地上生长的水稻品种,如“滇禾优615”等。这些品种能够在低海拔、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上生长,并取得了比较好的产量。与传统的水稻不同,这些水稻能够像在水里面一样产生分蘖,具有更加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

  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朱院士等人对肥料和水分的控制很严格,仔细进行浇水和施肥。在攻关试验田中,实现了惊人的亩产788公斤的成果。然而,这种高产量并不是单靠新品种就能实现,在大田里需要经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虽然朱院士在攻关试验田中取得了亩产788公斤的惊人成果,但在大田里的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官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2年在云南推广50万亩的水稻上山技术,水稻平均亩产量为350~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水稻上山”并不是所谓的“超级技术”,将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稍作改进并不是什么需要神奇力量的“颠覆性新技术”。

  “水稻上山”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环境。为了获得高产量的水稻,土壤肥沃度、气候、降雨量等外因对于水稻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育种方式仅适用于云南低海拔、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而且适合环境条件也要求非常高。此外,需能确保地方有可靠的水源供应,进行较为频繁的浇水和肥料施用。

  值得一提的是,“水稻上山”并不是一项独特的技术,早在数十年前,日本、中国等国家就慢慢的开始尝试了水稻旱种技术,通过对育种、灌溉和管理技术的一直在改进,水稻在旱地上也能取得不错的产量。因此,从已有的水稻旱种技术来看,朱院士的成果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技术的一种完善和改进。

  经研究发现,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技术,主要是通过推广新品种和科学的肥水管理实现的。水稻上山能大大的提升产量和适应不一样的土地和天气特征情况,但具备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合理选址和管理。同时,从现有的技术来看,水稻旱种技术并不是什么新兴事物,它与“水稻上山”的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朱院士主张的“颠覆性新技术”的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用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表述来描述其技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