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产棕刚玉,白刚玉,棕刚玉微粉,无尘金刚砂,玻璃喷砂磨料,喷砂除锈磨料等。
【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各位参与“读端”讨论。
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自然村,500多亩旱地水稻也迎来收割季。
2022年,未解决村民口粮自给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首次将旱地水稻种植技术和相应品种带到蒿枝坝。
彼时,蒿枝坝的村民更习惯把这种种植模式称为“水稻上山”。当年秋天,蒿枝坝“上山”水稻最高亩产788公斤,这一个数字远超于了传统旱(陆)稻的亩产,而朱有勇和团队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毁林造田”“数据造假”等质疑声汹涌而来,朱有勇及其团队也遭受到各种指责甚至谩骂。
朱有勇坦言,一年来,自己和团队都很委屈,背着骂名干,“你说我不行,那我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给你看。”
时隔一年,朱有勇和团队已经将旱地水稻种植技术示范扩大到25000亩,涉及云南省25个县。
朱有勇院士在“旱地水稻”遭受质疑和误解时,能正确面对和自我反思,充足表现了一位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作风,值得点个大大的赞。
前天,我在《读端》已阐明了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不再重复。(详见:读端丨潮新闻专访屡受网暴的“旱地水稻”领头人 周国辉:体现主流媒体匡正舆论场的勇气)
从潮新闻再次报道朱院士有关推广“旱地水稻”的由来和成果中,我们正真看到早在2015年,年届花甲的朱院士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去澜沧县蒿枝坝开展扶贫工作,指导农民种植马铃薯和林下中药材,帮助蒿枝坝实现脱贫。这几年为了让当地农民吃上喜欢的大米饭,又背着骂名,指导农民种植优质“旱地水稻”,并将种植技术示范扩大到25000亩,涉及云南省25个县。一位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甘于去贫困山区,亲自通过技术推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他的行为充足表现了一位科学工作的人心怀百姓、情系农民的高尚品格,在当下的科技界老实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应当受到极大尊重和大力弘扬。
话要说回来,因为“水稻上山”这个通俗说法,招来网上的质疑和误解。这一方面可能是社会上现在逐渐重视森林植被保护,我权当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确实不能排除总有那么一些人抱有某种阴暗的心理,这是必须加以谴责的。如果属于造谣中伤导致非常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责。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应当全力维护其清朗、和煦。
由此正像朱院士所反思认识到的,有关科学、技术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准确清晰无误,尤其是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事情,更要严谨,防止发生让人误解乃至曲解的情况。这也算是一堂活生生的现场科普课,告诉我们靠谱有效的科普教育实在太过重要。科学家也要学着当“科小二”。
扫一扫加好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