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m6米乐官方入口app下载

纯属胡扯!朱有勇院士带来的农业奇迹水稻上山亩产1576斤

  发布日期: 2024-08-13 来源:m6米乐官方入口app下载 

  最近,一则关于朱有勇院士成功种植水稻亩产788公斤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引起了广大农民的质疑和疑虑,认为这纯属胡扯。让我们共同来看看其中的真相和可能的影响。

  朱有勇院士作为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并且获得了多项科技奖励。他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在农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权威性。

  然而,关于他种植水稻亩产788公斤的说法却引起了广大农民的质疑。农民们认为这一个数字实在太离谱了,与真实的情况相去甚远。他们指出,种植水稻需要考虑到土壤质量、天气特征情况等多个因素,达到788公斤的亩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土壤质量不均匀、气候波动、病虫害等。要实现高产量的水稻种植,不仅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精细的农艺技术。此外,不一样的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水稻产量也会有所差异。

  据了解,朱有勇院士所提到的788公斤亩产是在0.52亩小面积上经过多次施肥和浇水的条件下取得的,这是专家攻关田产量,并不意味着农户大田产量。实际上,2022年使用“水稻上山”技术的53.12万亩农田的水稻平均亩产为350到400公斤,即亩产700斤到800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

  在我看来,目前各路专家都只是拿着自己的理想数据说话,并不进行大规模实操后得出结论。种植水稻上山这项技术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是随便选一个山上就能种水稻的,需要考虑到水源、土壤质量、天气特征情况等多个因素。

  1.山上的水源是否充足是种植水稻的关键。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如果山上只有少数的水源供应,那么种植水稻将面临严重的灌溉问题。

  2.山地土壤质量通常较差,土壤肥力低,含水量少,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较差。这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山地土壤的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化,进一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山地天气特征情况也与水稻的生长紧密关联。山地气温较低,日照时间比较短,这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稻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山地天气特征情况不适宜,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都会受到限制。

  除了以上问题,种植水稻上山还面临着其他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山地地形复杂,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山地环境脆弱,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对生态环境能够造成不良影响;山地交通不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比起讨论水稻上山是否可行,或许我们该多问一句:“水稻在平原地区长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上山?”

  难道是因为山区的水稻能产量更高?口感更加美味?又或者说,在管理方面更节省人力物力?

  然而,真相是,云南红河山地“云上梯田”的壮丽景色让专家们沉浸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快感里,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幻想:只需在山区开垦大量的梯田,种上水稻,就能够将城市周边的平坦良田腾出来,用于其他用途。

  但他们却没有料到一场暴雨就能将所谓的高质量农田、梯田完全冲刷一空。这么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竟然连大自然的一击都经不起。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朱启臻曾专门发文警告,指出“水稻上山”违背农业规律,破坏生态。

  水稻上山,极易导致生态失衡。山上的植被被彻底毁灭,仅仅转瞬之间,就能办到。当梯田变成光秃秃的山坡和岗地时,黄土被风吹起,梯田逐渐沙漠化。这样的土地,农民如何种植?

  然而,若想重新造林并恢复、治理生态,却是极其困难的。常常要几代人的辛勤努力才能弥补这样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水稻上山还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在雨季来临之际,原本的植被被摧毁,山上的洪水肆虐,谁能阻挡这一切呢?

  洪水和泥石流填满河道后,注定会泛滥成灾。那些住在山下的农民该怎么样应对自己的村庄和家园被冲毁的局面呢?

  实际上,“水稻上山”和“水稻旱种”这种种植模式早已存在,不足以成为朱院士所倡导的颠覆性新创举。

  在中国,北京农科院于1973年开始在大兴地区进行水稻旱种研究。1979年,北京通州和大兴的水稻旱种分别取得了亩产445公斤和362公斤的成果。

  许多南方农村地区也尝试过在山上种植旱稻,但最终因为缺水和低产量等问题而放弃。现在,这样一些问题并未解决,却匆匆行动起来,这不仅浪费了人力和财力,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逆转的破坏。

  朱有勇院士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曾说:“我一辈子都在探索农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搭配,优化时空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成。”朱院士提出的优化时空配置理念,水稻上山能算得上是他的实际行动之一。

  我们并不怀疑朱院士初衷是为了“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违背农业规律去行动,终于让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损失。

  如今,在一年多的普及实践之后,问题终于显露出来,迫使人们叫停。然而,巨大的损失和代价,又将由谁来承担呢?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令人不寒而栗。

  因此,我认为专家们在推广“水稻上山”技术时应该更加考虑真实的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理想状态下的理想数据。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大计,种植水稻上山的可行性和效益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和实地实践,确保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不给农民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一项新的农业举措到底适不适合推广,我们不妨先去问问真正在种地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