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产棕刚玉,白刚玉,棕刚玉微粉,无尘金刚砂,玻璃喷砂磨料,喷砂除锈磨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国际上的非天然水晶生产商施华洛世奇2013年营业额就达到15.7亿欧元,也就是说全县的产值还不及一个品牌的营业额。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号称“世界水晶之都”,天然水晶销量占全国90%,2013年东海水晶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国际上的非天然水晶生产商施华洛世奇2013年营业额就达到15.7亿欧元,也就是说全县的产值还不及一个品牌的营业额。
为了缩短这个差距,当地通过注入文化元素提升产业价值、用电商扩展销路来寻求更大的发展,但在研究奢侈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看来,这当中的差距注定没有办法弥补,因为双方的定位、材质、工艺和文化不同,走定制路线是个不错的机会。
施华洛世奇成立于1895年,至今已有近120年历史。与它相比,东海县的水晶产业显得很稚嫩。“1990年之前,在天然水晶储量占中国一半以上的东海县,水晶块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偶有特别好看的,在农村集市上会跟白菜萝卜摆在一起卖个零花钱。此前零零星星,基本没常态的市场可言。”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兴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990年之前,天然水晶几乎全部用来磨眼镜片,少有其他用途。
“20年来,水晶行业的规模和产值扩大了几十倍,产品的丰富程度、质量和艺术水平都大为提高。东海县的水晶市场原来是农村集市、地摊,现在已经是江苏省四大专业市场之一,并位居全国50大专业市场之列。”石来运好水晶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景强作为最早一批水晶行业从业者,亲眼见证了这一个市场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经过20年发展的市场目前如何呢?10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东海水晶城,这是当地最大的水晶市场之一,聚集了2000多家水晶摊点。“我有两家店铺,一个月来两三次,主要做一些老顾客生意,以批发和出口外销为主,同时有网店和微店,北京很多市场的天然水晶进货渠道都是我这里。”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碧石轩店铺王芳说。
在江苏东海县,像王芳这样的水晶经营大户有2000多家,全县从事水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人员达25万人。但在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记者发现市场却非常冷清,下午多数商户在打牌消磨时间,小部分商铺已经关门贴出了停业告示。
商铺的老板和记者说,天然水晶在2004年占尽风头,但今年的水晶市场显得很冷清。一些卖翡翠的商家也不卖水晶了,又干起了老本行。往年还车水马龙的工厂,今年门可罗雀。前几年大批人做水晶,商铺有很多,工厂订单自然增多。经过几年的运营,一些企业伤了元气,后来者也不敢跟进,所以订单骤减。再加之受经济大环境、限制三公消费等影响,市场持续低迷。
“我们东海的水晶企业,多数规模都比较小,产业集群未实现规模效应。都是同质化竞争,有限资源未形成有效整合。”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恒信水晶商铺等几位店铺老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据了解,在东海上规模的企业600多家,形成年产2200万件水晶首饰、600万件水晶工艺品能力。而水晶原料也不再是产自东海本地。“目前东海的水晶矿已经封矿,东海县目前多数天然水晶原料基本都是从巴西欧美等国家运来,我们有不少同乡常年在这些国家采购,目前的东海水晶市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天然水晶的产业集聚地。”店铺老板如是说。江苏省东海县水晶市场、江苏东海水晶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苗争明表示:“东海有6000多人长年在海外采购水晶,年进口水晶原料数十万吨。”
尽管有600家厂商,但东海水晶没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石来运好水晶公司董事长朱景强表示,水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很难突破,要成长为支柱产业,外部发展的软环境亟须改变。
有当地业内的人表示,制约水晶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的因素是品牌弱。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天然水晶在工艺品、珠宝业所占份额慢慢的变大,品味慢慢的升高,但是东海品牌少,市场认可度不高。另外一个原因是,东海水晶产业集群未实现规模效应,东海现在分散为四个销售中心,都是同质化竞争,现在许多企业靠拼价格赢市场,使得水晶产品体现不出它的文化价值。
“非天然水晶的施华洛世奇卖得贵,重点是它的工艺技术、创意设计和现代营销。它的合成技术是独创的,有专利;它有世界一流的创意设计团队,切磨工艺独特精美,一般厂家难以企及;营销触角深入世界各地,有高的附加价值。”苗争明将天然水晶与施华洛世奇相比较,认为东海水晶产业还有许多路要走。
在当地,将东海水晶与施华洛世奇比较是件尴尬的事情。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兴江认为:“东海水晶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产品上创新求变才能拓展市场空间。国际奢侈品品牌施华洛世奇以优质、精美的仿制水晶闻名于世。人造水晶在国际舞台引领现代时尚,令生产天然水晶制品的东海倍感尴尬。”
“东海水晶25年前才开始作为工艺品进行开发,虽然发展非常迅速,年产值突破了100亿元大关,但企业规模仍以小而散为主。”许兴江称。在业内人士看来,施华洛世奇因其生产的复杂性以及切割技术而身价不菲,它始终通过其产品向人们灌输着一种精致文化。
其实,东海水晶与施华洛世奇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施华洛世奇官方网站注明,“所有施华洛世奇产品均为仿水晶摆件或仿真首饰”,而东海县出产的却是天然水晶。这也代表着,东海的水晶市场与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市场处于不同的体系,而天然水晶市场也仅有约20年历史。几乎所有东海水晶行业从业人员均认为,东海天然水晶跟施华洛世奇产品没有可比性。
“施华洛世奇一款产品设计好之后,可以生产十万件、数十万件,其产值几乎能无限放大。但天然水晶显然做不到,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苗争明说。
正因为如此,东海人认为,天然水晶比仿水晶有更高的收藏价值。记者在水晶市场也看到,价格在数千、数万甚至十万、百万一件的水晶产品比比皆是,单件价值远高于施华洛世奇产品的水平。
虽然天然水晶与仿水晶制品有本质不同,但在品牌、管理、营销、设计、文化理念等方面,业界人士承认,东海天然水晶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与成熟的时尚工业体系差距巨大,需要向施华洛世奇学习的方面很多。
就拿工艺方面来说。“上千家商户,大多都是夫妻店、父子店、手工作坊,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大品牌屈指可数。上亿年时间才能形成的水晶,磨成手链摆在地摊上却只卖几十块钱。”说到工艺落后对水晶资源的浪费,恒信水晶总经理朱汉军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提起水晶,人们自然会想到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而东海所代表的中国水晶虽以天然水晶制品为主,其透光度和折光度亦优于人造水晶,价高的制品甚至与奢侈品相差无几,但即便拥有如此优质资源至今也难以迈入高端产品之列。
“可以说,东海水晶是根据当地特色所打造的产业集群,仍然停留在原材料的采集、粗加工以及代工的阶段,在产业链上它们属于生产制造企业。”奢侈品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和记者说,品牌是由多种元素构成,东海水晶所谓的品牌即商标,这与品牌本身相距甚远,而光靠概念或是一个口号是难以成为品牌的。
尽管东海号称 “世界水晶之都”,但在周婷看来,“世界水晶加工中心”或是“世界水晶原材料交易中心”也许更合适目前的东海,因为只有在东海这样的地方,才具备聚集原材料的能力。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拥有了产品元素,并非品牌元素。
以施华洛世奇为例,该品牌珠宝设计一流,做工优秀、价位合理,因此销售势头非常好。“国内的企业和施华洛世奇并不在一个等级上,施华洛世奇之所以比国内企业硬,是因为它一直在营销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周婷称。
如今,许多传统企业正在依靠电商“走出去”,以此提升品牌的实力,东海水晶也不例外。尽管如此,电商仅是东海水晶的一个渠道工具。周婷指出,由于在电商上的发力仍然是作为原材料途径出发的,只能说东海水晶具有商品交易价值。虽然价值是放大了,但不会具备品牌价值。商品交易价值和品牌价值仍是两回事,产业规模优势还不足以支撑品牌价值。
按照周婷的说法,品牌价值并非狭义的产品品牌价值,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并不具有品牌营业销售能力的前提下,东海水晶最好还是无品牌较好。由于产品设计和营业销售能力的欠缺,东海水晶如要向高端品牌看齐,建议还是不要主打某个产品品牌的概念,而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前提,走定制水晶加工这条路,这或许对东海水晶而言不失为一个机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扫一扫加好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