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国内首条沙漠砂转光伏砂生产线建成:光伏能否迎来新成本优势?

  发布日期: 2025-03-15 来源:成功案例 

  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风起云涌的当下,近日,我国首条能将沙漠砂转化为光伏砂的生产线终于建成,标志着在新能源革命的进程中又一次性的技术突破。这条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的生产线,不仅在光伏材料的研发和再使用上开创了新纪元,更是将沙漠地区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要原材料。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能源如石油和煤炭的资源逐渐枯竭,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正在潮流中逐渐崭露头角。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市场,其据统计的光伏发电量占据了全球30%以上的比例。然而,光伏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样面临着材料稳定性与成本的双重挑战。原料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悉,这条生产线由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联合中研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完成了沙漠砂转化为光伏砂的技术攻关,实现了石英和长石的高效分离及动态提纯。生产线万吨低铁长石,未来预计将产生1200万元的经济效益,逐渐增强中国光伏材料的自主供应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通辽地区的沙漠砂由于其矿物成分的独特性,硅含量高达85%,而铁含量极低,只有0.5%。通过先进的无氟中性浮选技术,产品的二氧化硅含量已经被提纯到99.5%以上,极大地满足了行业的标准需求。

  那么,沙漠砂转化为光伏砂的成本是否会更高呢?通过生产线的特点能够准确的看出,首先由于通辽地区沙漠砂粒度集中,且不需经过繁杂的破碎、磨矿等处理环节,整体的处理成本相较于别的地方的石英砂将会更具优势。

  此外,通辽的这一生产线实现了原材料的高回收率,100%的综合利用率意味着该生产线的废物排放几乎为零,不仅保护了环境,也是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这种高效的资源配置,也为后续的光伏材料产业建立了丰厚的基础。

  在当前全球寻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大潮中,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材料自主化显得很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沙漠砂转光伏砂的生产线不仅扩大了资源的利用边界,也为光伏产业注入了持久动力。凭借这一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或许我们大家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光伏发电材料的市场将会在减少相关成本、提质增效的进程中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随着科技持续进步及市场需求一直在升级,未来的光伏技术与材料创新将必将在中国的光伏产业中,谱写新的篇章。这将引发更多企业的关注与参与,同时也会促进华夏大地上各项绿色能源项目的全方面推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